警惕!视频换脸诈骗盯上借贷平台 这3招教你守住钱包

最近接到不少粉丝私信,说突然收到催债电话,可自己压根没借过钱!仔细一查才发现,有人用AI换脸视频在各大平台申请贷款。说实话,这种新型诈骗手段真让人防不胜防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这种"视频换脸借钱"的套路到底怎么运作的?万一中招了该怎么处理?更重要的是,教大家几招实用防骗技巧,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。咱们从诈骗流程拆解到应对方案,手把手教你怎么见招拆招!
上周帮粉丝小李处理了个典型案例:骗子用他朋友圈自拍做了动态视频,在6个网贷平台申请了12万贷款。整个过程分三步走:第一步:偷脸 通过钓鱼链接、公共WiFi、二手交易等渠道收集你的面部信息第二步:建模 用AI算法生成眨眼、张嘴的活体检测视频,最高能达到98%相似度第三步:撞库 用你的个人信息+伪造视频在多个平台同时申请贷款
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,短视频平台内嵌的借贷入口、中小型网贷APP、以及部分消费分期平台,由于人脸识别系统版本老旧,成了重灾区。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有"3D结构光"技术的正规金融机构。
要是发现自己"被贷款"了,千万别慌!按这个流程处理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: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立即拨打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热线冻结可疑账户到当地派出所开具《非本人操作证明》要求借贷平台提供活体检测视频源文件及申请IP地址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提交异议申诉
举个例子,粉丝小王通过这四步操作,3天内就撤销了冒名贷款记录。关键是要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,尤其是平台客服的对话截图。
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提前预防。我整理了这些实用技巧:设置借贷平台白名单 在支付宝/微信支付里关闭陌生平台的免密支付定期检查征信报告 每年2次免费查询机会,发现异常立即报警给手机号加把锁 到运营商营业厅开通"号码隐私保护"服务慎发高清自拍 发朋友圈时给照片打上动态水印更新系统防护 手机要开启应用行为记录功能
很多粉丝都不知道,微信的"登录设备管理"和支付宝的"账户安全险"一定要开启。之前有个案例,骗子就是通过旧设备登录信息破解了验证码。
遇到这种事,借贷平台不能光让用户自证清白。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第42条,平台必须做到:采用国家认证的活体检测技术建立72小时反悔期机制对同一申请人进行跨平台数据核验
今年3月就有某知名平台因审核漏洞,被银保监会罚款200万。咱们借款人要敢于维权,必要时可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热线。
技术发展跑得比监管快,但咱们可以做好这些准备:生物特征保险 已有保险公司推出面部信息盗用险区块链存证 把个人生物信息加密存储在链上动态口令升级 改用虹膜+声纹的双重验证
最后提醒大家,遇到可疑情况马上打反诈专线96110。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家人朋友,多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受害者。关于网贷防骗还有啥疑问,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见招拆招!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3183984895@qq.com